ACADEMIC AFFAIRS OFFICE
校教务【2023】32号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第五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订如下工作要点。
一、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促建与整改工作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总体要求、省教育厅工作安排及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认真贯彻评估“十六字”方针,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按照评估反馈意见扎实做好整改工作,真正做到“以评促强”,开启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推动专业集群建设,系统重塑专业群构架,制订群人才培养方案,立项建设课程群15个左右,重建学习秩序,通过群内各专业的优化组合突破专业建设彼此孤立的现状,发挥群效应。集中资源支持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开展现代产业学院中期检查,获批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加强案例库、项目库建设,立项建设校企合作数字化教材20余本。
三、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
根据学校“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着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新增专业面向新工科、新文科相关专业3个;继续做好专业的增量提质、存量优化、余量消减;健全招生-培养-就业协调机制;推进微专业和辅修专业招生与培养工作。
四、加强课程教学改革与教育数字化转型
出台《抓实基础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多措并举,提高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研考公录取率;立项40项教研教改课题,设置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专项、教育数字化转型转型及课程群建设专项;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立项工作。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立项建设15个面向基础课和20个面向职业素养课的课程群AI知识图谱项目;提高教学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教评管用学”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建设。
五、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开展实践教学项目建设,按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类型重新认定实验实训项目,使“三性”实验项目占比达70%以上;立项建设融合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实习就业和深度融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产教融合基地10个左右,聘请产教融合教师40名;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建设项目的绩效考核与滚动支持立项论证;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实验实训考核的重点;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鼓励承办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重点资助50项左右的省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科竞赛的参与面、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力争省级以上各类学生竞赛获一等奖以上达30项以上。
六、狠抓教风学风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提升行动计划”,抓好课堂、宿舍、第二课堂、考场四个阵地,抓好作业、考试、毕业出口三个关键环节,严把成绩获得关、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毕业门槛,杜绝各种学生学业达标方面的“放水”现象,从根本上筑牢优良学风根基。协助建好一支“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四位一体的学业指导队伍。
七、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
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和教师发展制度,实现教师培训制度化、网络化和专业化;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培训,落实管理职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启动第二批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掌握工程实践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实践教学水平。
八、推进卓越教学质量文化建设
组织二级教学单位开展毕业论文公开答辩、教学反思等活动,引导教师站稳讲台,强化质量意识,唤醒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通过尊师重教的服务、优秀事迹的报道、前沿资讯的推介等方式,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开展“示范教师”网络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奋发进取、创先争优,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全校营造崇尚师德、弘扬先进浓郁氛围。
九、做好招生考试工作
做好2023年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高质量完成阳光招生考试工作;做好全年的各项社会考试和校内考试。
十、推进美育、劳动教育及预科教育
进一步加大美育线下课程,重点开设书法、美术、设计等课程,开发一批艺术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一批美育实践基地。持续开展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劳动实践活动要见实见效。做好2022级预科生的专业选择与分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