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

> 辅导员之窗 > 正文

围绕“三提升一维护”增强高校立德育人实效——沙巴体育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2日 编辑: 浏览次数:[]

王 利 华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立德树人”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使命。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扑面而来,能源与技术革命对人才提出新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应运而生,大数据时代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往与学习方式;全球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全面深化改革的加速推进和社会利益的格局调整,考量着人们的理想和信念;90后大学生特别的成长特点与价值取向等等。高校学生工作要主动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新变化,进一步明确工作使命,把握工作要素,整合工作力量,才能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培养出一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核心使命:实现三提升一维护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就要回归到教育的本位,就要抓住学生特定时期的第一需要,调整方略,主动作为。因此,高校学生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在大学教育的转型和内涵建设的质量主题中,明确自己的核心使命。1937 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就明确阐述了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理念,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美国高校确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涵盖的具体内容,包括提升学生的智力与专业成绩、塑造其情感、强健其体魄、锻炼其社交能力、培养其职业技能、帮助其树立道德与宗教价值观、帮助解决学生的经济来源,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八个方面。因此,借鉴国外办学经验,面对高教改革实际,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使命是实现“三提升一维护”。

一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立德树人,立德是前提,树人是目的。大学生要成为中国梦的建设者,成为民族复兴的担当者,首要的就是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在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锤炼高尚道德情操,使大学生能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国家法律法规,成为社会先进风尚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二是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当今大学生,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小学到大学,享受的是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但缺乏的是生活体验和艰苦磨砺。因此,心理非常脆弱。而真正的现实生活又是很艰辛的。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自然就成了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工作要主动担负这一责任,培养学生阳光和谐的心灵。

三是提升创新创造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经济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创造能力的竞争。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作为改革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四是维护好校园和谐稳定。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奋发成才,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此,高校要通过科学治理,实现校园的稳定和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好的氛围。

二、核心要素:建设三平台一队伍

为实现三个提升和一个维护,就要求学生工作者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规要求,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科学设计学习内容,精心组织教育载体,及时搭建服务平台,全力建好育人队伍,为实现育人目标提供坚强支持和有力实践。

一是建设好发展服务平台。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强调的是服务,就是要适应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而有效的服务。高校学生工作要围绕学生发展需要,建设以信息化为载体的事务服务系统。包括学生信息查询、成绩记载、车票订购、证件办理等;要建设指导和服务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方面的实践服务系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越来越为师生所认同。学校要建立服务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信息服务、成果申报等;要建设以心理咨询为主的成长服务。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设好国家标准的心理咨询室,选派优秀教师,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教育和引导服务;要建立以学业与职业规划为内容的生涯服务。为学生在学习指导和生涯规划方面提供服务,让学生能及时解惑释疑。

二是设计好教育实践平台。古人说,学而时习之。讲得就是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并对行动起指导作用,就离不开实践环节。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不论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创新创业素质,都需要有好的实践平台。要搭建好文化育人平台。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要主动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努力做好文化育人,培育和弘扬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科学导航学生认知传统文化。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精心组织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组织好文化活动。活动是学生在具体的境遇中受教育、长智慧的有效形式。要适应人的价值成长规律和育人需要,组织好主题突出,受教受益的文化活动;要努力营造文化氛围。马克思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教育人,环境影响人。良好的沙巴体育环境对学生思想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搭建好社会实践育人平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卷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要着力推动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要求,科学设计实践育人的途径和方法。要建设好实践基地,要组织好十百千万工程,要强化保障激励。

三是建设好创新创造平台。大学生是思维最活跃、对新生事务最充满憧憬的群体,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创新创造潜能,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高校学生工作者,要适应学生的创新创造需要,结合培养目标,提供有益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外的时间和精力都集聚到创新创造上来。要以挑战杯为载体,精心组织好大学生课外学术创新活动和创业大赛。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建立学生创新实践与孵化基地。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产和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创业探索。

四是建设好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建设好一支高素质、能担当、甘奉献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要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育人能力。要创新培养与培训方式,既要往上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要往下沉,了解社会,增加体验。既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完善,又要注重理想信念的坚定;要完善激励机制,着力提升职业自信。要进一步畅通发展通道,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和职业信仰;要创新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方式,探索建立以学生满意和学生成长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三、核心力量:坚持三协同一推进

一是坚持学工系统与教学系统协同作战。高校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教学工作协同推进。只有两条战线同心同德,志同道合,才能形成合力,产生巨大正能量。要遵循好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总依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它贯穿始终。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学生工作在安排工作时,关注时局、关注场景比较多,看起来烘烘烈烈,热热闹闹,但效果并不太好,有些活动还得不到认同和支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教育活动设计时,没有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来系统思考和谋划,自然就不会产生好的育人作用。因此,学生工作战线要认真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听取教学战线的意见,共同做好教育活动的规划和实施,这样,不仅能形成工作的个性与特色,还能广泛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要坚守好学生学习这个总任务。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围绕学习这一根本任务去做。教学系统主要在知识的系统传授,学生系统要围绕学生学习的实际,主动解决好学习动机与动力、学习方法与想法、学习困惑与困难、学习环境与意境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在这四个方面着手,学生工作就抓住了牛鼻子,就是对教学主渠道工作的补充与补台。要实现好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这个总目标。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一个专业的学生素质如何,社会是否欢迎和需要是衡量的标尺。因此,学生工作战线要围绕教学的需要,及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现状与发展需求,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培育好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课外活动,与教学工作有机配合,共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只有这样,学生工作所做的工作才能受到学生欢迎,才会与教学工作相得益彰。

二是要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协同发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教育是一个整体,教育的任务不单是教育部门能独立完成好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作为学校人,大学教育应该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知识接受与传承中受教育、长才干。同时,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家庭沟通和协调机制,让家长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影响。社会要为学生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沙巴体育鲜活的场景和意境。当前,特别是要为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提供好的条件,为学生公平参与社会竞争提供好的环境。

三是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协同奋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教师的育人功能,要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主动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要建立和形成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建立学生事务与决策的听证制度,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要发挥好学生在维护校园文明与秩序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同辈教育中相互受教育。

四是要推进网络文化育人。现在的学生课外生活去哪了,网络是主要生活方式。因为,网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观察视角,更为充足的学习资源,更为对等的沟通交流平台,更为复杂的信息环境以及全新娱乐方式和交往途径。但同时,网络也对学生教育带来挑战,如对外部网络等媒体的负面投射,对微信微博的舆论影响,对“段子化”情绪化表达方式,对实时化移动化的传播模式等,缺乏有效应对手段和前瞻性研究高校主题教育网站对学生的吸引力、“黏着度”不强,不少学生聚集在“人人网”等商业网站的社交网“小圈子”,学校教育引导难以跟进学生对网络上反映出的错误思潮、有害信息、负面情绪等,甄别、抵制、批判能力不足,网络管理亟待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亟待加强。

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因此,加强和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要加强网络文化供给,让学生能在网上的文化沙滩上冲浪;要加强网络文化引导,把握主动权,讲好中国话,传播中国声;要发挥三微(“微信、微博、微视”)功能,引导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中发展前行;要办好网络文化节,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还要树立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发扬久久为功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在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中有所作为,实现价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