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服务理论与应用研究基地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中心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关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历经依托于经济管理教研室(1994年至2001年),高等教育研究所(2002年至2008年),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心在基本条件、理论与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方向
长期以来,中心围绕高等教育服务,理论上系统地揭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教育服务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了基于教育服务的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供求分析框架;实践上探索形成了与教育服务理念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与评价模型,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研究团队所倡导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现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主要观点之一,在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中广为采用。
2013年以来,中心开始重点关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服务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主要特征,研究团队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生态的新变化进行探索,力求从战略重构和流程再造二个维度出发,探索地方高校应对之策,取得一定成果,受到学界关注。
目前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高等教育服务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改革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等。
三、团队建设情况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心凝聚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科研队伍;中心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一是团队选聘了王小兵、陈健、曹毅、李兴华、罗元云等多名中青年教师为校内团队核心成员,聘请了赵雄辉、李正辉等知名学者为团队校外专家,团队研究力量进一步得到充实;二是鼓励支持团队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访学交流,如支持团队成员陈健、陆利军等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李光红赴湖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访学;三是支持团队成员外出参与培训和学习,如2017年团队资助李兴华等5名老师,参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spss、amos应用培训;四是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学,如邀请了广州大学李正辉教授为团队成员做科研项目申报辅导讲座。五是多名团队核心成员成功入选校内外人才计划。如2012年刘俊学被评选聘任为二级教授;2015年王利华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培育计划”培育对象;2016年刘俊学、王小兵、陈健入选学校“‘三个一批’人才支持计划”。
四、建设情况及成果
2012年以来,中心核心研究人员围绕相关主题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厅级科研课题40余项,总进账经费100余万元;发表cssci与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获湖南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2项。
中心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例如,针对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逐渐深度融合的特征,刘俊学教授领衔开展了“moocs 背景下地方高校战略重构与流程再造”国社科课题等系列科学研究,并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并录制了“e时代大学生学习指导”mooc;又如针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育服务的新变革、新趋势,陈健博士等开展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唐虹、郑红京开展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王利华教授等开展的“微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等等。
中心研究成员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如刘俊学教授领衔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十年探索获得第十一届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王利华教授参与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嵌入”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