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双创人才”领跑全省
在日前公示的2013年度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名单中,人们会发现,来自苏州大学的专家有14人之多,入选人数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目前,该校的“双创人才”总数跃增达到42名,成为全省所有高校、科研院所中入选人员最多的单位。
“这主要得益于苏州大学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人才强校’战略。”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对此表示并不意外。在他看来,苏州大学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将高水平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如何以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双创人才”数位列全省第一,正是苏大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的体现。
在今年江苏省“双创人才”获得者中,苏州大学教授徐广银率领的团队成功入围。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疾病,曾被很多人所忽视,而徐广银所关注的正是这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疼痛。2010年,已经在美国拥有独立慢性痛研究室的徐广银博士作为特聘教授引进到苏大,进入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我选择苏大不仅是因为报国理想,更看重的是这里有为我事业发展搭建的广阔平台。”徐广银说,学校不仅为他提供了350万元的启动基金,科研助手和实验室等配备也都在短期内悉数到位,让他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科研。来到苏大的当年,徐广银就受聘为首批江苏省特聘教授,并在2010年和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资助。回国三年,他已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包括疼痛医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里的顶级期刊。
不仅要大力度引进人才,更要用好人才。苏大创新思路,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探索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由引进的高端学术人才负责组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全权委托他们进行人员招聘及团队建设。这种自由度极强的用人机制搭建起了人尽其才的大舞台。
“苏大推行的‘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权,这一点很吸引我。”2008年,全球著名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材料领域排名第18位的李述汤教授加盟苏大,组建成立功能纳米与软物质实验室。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李述汤就建起了一支由1名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6名青年“千人计划”等组成的优秀队伍,该校在纳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驶入了快车道:2011年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成立,同年获批为“国家试点学院”;次年获批教育部、科技部、江苏省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创新(科教结合)基地,由苏大、中科大、中科院纳米所签署协议在工业园区共建;今年5月,由苏州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教育部、财政部“2011计划”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
贴合苏州产业发展需求引进与使用人才,为人才带来了发展的叠加效应,让苏大成为“人才强磁场”。学校立足苏南乃至全省转型发展需求作了精心布局。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直接服务于苏南的传统丝绸行业,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丝绸高新技术产品;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直接与生物医药领域对接……苏州重点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方向,苏大都有相应的科研平台和人才支撑与之一一对应。
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苏大在人才引进方面累计投入7亿多元,共引进特聘教授139位,其中80%直接来自海外,组建成立了20余个创新团队。在今年9月初公布的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中,苏大勇夺301个项目,资助总经费达17068.97万元,项目立项数跃居全国高校第18位、在省内列第二,仅次于南京大学,资助项目数、资助率和资助经费均再创历史新高。(来源:新华日报 2013年11月14日 通讯员 丁姗 本报记者 葛灵丹)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 湘ICP备 11007652号 湖南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