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沙巴体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结合“平安校园”建设要求,通过“部门协同、师生联动、科技支撑”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提升师生识骗防骗能力,筑牢校园反诈防线。
二、工作目标
(一)短期目标(2025年4月—6月)
4月下旬邀请公安机关专业反诈人员来校针对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开展一次反诈知识/技术培训(每学期不低于一次),确保全校师生反诈知识教育覆盖率达100%,实现“国家反诈中心”APP 安装注册率95% 以上,推动校园电信诈骗案件环比下降50%,构建全员反诈的基础认知屏障。
(二)长期目标
构建“宣传教育、预警拦截、协同治理”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打造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无诈校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反诈工作模式,为同类院校提供系统性治理经验。
三、组织领导
为统筹推进校园反诈专项行动,特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架构如下:
组长:谢柯、袁勤
副组长:俞斌、曹毅、毛娜(协助组长推进分管领域具体工作,落实分层管理责任)
成员单位:保卫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宣传部、教务处、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后勤基建处、国际教育学院、各二级学院(部)。
专项行动办公室:设在保卫处,负责专项方案统筹、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督查落实及跨部门协调联动等日常工作。
四、部门责任分工
(一)强化宣传教育体系,筑牢思想防范防线
1.构建常态化教育机制
将反诈教育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及教职工政治学习的必修课程体系,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校性防诈骗专题讲座。各二级学院需每月开展1次“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通过典型案例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沉浸式教学方式,强化师生风险识别能力。(牵头部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单位)
2.实施精准化分类宣传
学生群体:针对“游戏充值诈骗”“虚假网购退款”“校园贷陷阱”等高频诈骗类型,依托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媒体渠道,定期推送图文解析、动画演示等科普内容,提升青年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辨别力。(牵头部门:学工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教职工群体:聚焦“虚假公检法诈骗”“虚假投资”“冒充领导借钱”等职场型诈骗场景,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将反诈教育融入日常办公场景,增强教职工安全防范意识。(牵头部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单位)
国际生及外籍教师:结合国际通信诈骗特点(如冒充驻外使领馆、跨境交易诈骗等),编制多语种宣传手册,举办双语宣讲会,针对性覆盖语言文化差异下的反诈知识盲区。(牵头部门:保卫部;协助部门:国际教育学院)
3.创新宣传载体与形式
每学期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月”活动,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发放《防范电诈一封信》及宣传品、张贴标语横幅、设置宣传墙及LED电子屏警示标语等多元形式,营造“处处可见、时时提醒”的全覆盖宣传氛围,实现防范意识入脑入心。(牵头部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4.强化案例警示与应急能力建设
每季度组织“反诈应急演练”,模拟“冒充客服退款”“虚假兼职刷单”等典型诈骗场景,实操“受骗报警流程”“紧急止付申请”“联系辅导员及保卫部门”等应急处置流程,通过实战化演练提升师生的快速反应与协同应对能力。(牵头部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单位)
(二)完善制度建设,夯实防范管理基础
1.建立预警响应与联动机制
与属地派出所、银行建立“警-校-银”三方信息互通协作平台,实现涉及本校师生的诈骗线索实时预警、快速处置,通过风险信息前置干预机制,将诈骗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牵头部门:保卫部)
2.实施重点人群精准管理
建立“易受骗学生动态管理台账”,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网络沉迷学生等重点群体,由辅导员联合心理教师开展“一对一”约谈提醒与定期回访,强化个性化教育引导。同时,对校园内快递点、营业厅、兼职中介等商业场所实施资质审查与备案管理,严禁未经审批的商业推广活动入校,切断诈骗行为的线下触达渠道。(牵头部门:学工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3.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网络
制定发布《致家长一封信》,通过家长微信群定期推送 “冒充亲属类诈骗”(如“子女意外受伤”“缴纳学费”等)预警信息,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强化学生财商教育与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家校联动的立体化反诈教育网络。(牵头部门:学工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三)强化技术防范手段,提升智能预警效能
1.全面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
组织全校师生全员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确保“来电预警”“短信识别”功能全面开启;各部门负责本单位安装数据核查,确保覆盖率稳定保持在 95% 以上,构建技术反诈的第一道防线。(牵头部门:学工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2.推进智能监控与数据研判
通过数据监测平台,实时分析网络流量、通信数据及资金交易信息,对“异常高频外呼”“境外IP访问”“可疑资金交易”等风险行为实施动态监测与实时预警,精准定位高风险人群,实现技术防控与人工干预的有机结合。(牵头部门:学工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四)深化校地协作机制,构建多元治理合力
1.强化警校联动打击犯罪
邀请属地派出所民警担任“校园反诈辅导员”,定期入校开展专业培训、案件复盘指导;配合公安机关依法开展 “断卡行动”,重点劝阻学生出租/出售“两卡”(银行卡、手机卡)行为,从源头遏制犯罪工具流通。每学期召开“警校联席会议”,通报校园反诈形势,协同制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防控方案,形成“预防-打击-治理”的全链条协作模式。(牵头部门:保卫部、学工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五)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新活动育人形式
1.“反诈创意海报设计大赛”
围绕“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等典型诈骗场景,面向全校征集手绘及数字海报作品,评选优秀作品并在教学楼、宿舍区等公共区域集中展示,通过视觉化警示增强师生对诈骗手段的直观认知。(牵头部门:团委、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2.“反诈短视频征集活动”
鼓励师生创作“我的防骗故事”“骗局拆解小课堂”等主题短视频(时长 3-5 分钟),经筛选后的优秀作品在校园新媒体平台展播,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提升教育内容的亲和力与感染力。(牵头部门:团委、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3.“反诈先锋进宿舍”行动
组织学生志愿者团队深入学生宿舍,发放《防骗手册》,一对一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签订《宿舍反诈公约》,推动反诈知识从“进寝室”到“入人心”,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牵头部门:学工部、保卫部;协助部门:各二级学院(部))
湖南工学院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