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

您现在的位置: 部门首页 > 交流研讨 > 正文

陈云龙:严以修身重在“修心、修德、修性”

浏览数:次 发布时间:2015-07-27 打印本页

湖南工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  陈云龙

 

    “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修身的主要涵义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习近平总书记把“严以修身”作为“三严三实”之首和作风建设之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又赋予“修身”以新的内涵。他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精神上不能缺钙”等,都是讲的修身问题和理想、品格、世界观、人生观的锤炼问题。修身最终要体现本色,信仰的本色在忠诚,党性的本色在规矩,从业的本色在干净,做事的本色在担当。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才能正心养德、固本培元,使自己严得自觉、实得坦然。如何做到严以修身?我的体会是,落实严以修身,重在修“心”、修“德”、修“性”。

    (一)修“心”。正心方能修身,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从佛家“境由心造”到道家“无为而治”,从王阳明“心学”到曾国藩“家书”,再到现代星云大师“宽心”、“舍得”、“厚道”等系列丛书,无不强调修心之重要性和实践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讲“心境”、“心态”、“心机”、“心力”、“心术”等,都与修心息息相关。领导干部修身不严,经不住考验,关键是其内心发生了畸变,为私情私欲蒙蔽了心境。众多落马的官员忏悔中,无一不诉说人生是从思想蜕变、心理失范开始走向滑坡的。领导干部要端正心性,保持一颗正义而公正无私的心,时时内省之,这样有了错误就能够及时发现,就有改正的可能。如何 “修心”?

    一是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党不忘恩,始终坚定信仰、对党忠诚、感恩组织。践行“三严三实”,最根本的就是对党忠诚,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必须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要向党内同志关系庸俗化、少数党员干部“不信苍生信鬼神”的种种表现作斗争,驱除心里的邪气、暮气,涵养正气、朝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有今天得益于党的指引和关怀,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信任;要常补精神之“钙”、牢铸忠诚之“魂”,做信念坚定的明白人、表里如一的老实人、严守纪律的规矩人。

    二是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民不忘本,始终放低个人、善待师生员工。始终做到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把师生员工满意作为推动发展、干事创业的标准,多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防止不良习气损害公平正义、损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全院党员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应把师生群众举过头顶,使践行“三严三实”在为民服务中展现底色;要巩固提升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觉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

    三是要做到心中有法。心中有法不妄为,始终警钟长鸣、廉洁从政。就是要有法律意识,敬畏法律,要明确界限、严守底线;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办事。在这个“时时都装定位仪、处处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是麦克风、事事都能互联网”的时代,任何人都无隐私可言,党员干部更应慎之又慎;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守住底线不逾矩,涵养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要以内外部典型案件为鉴,心存敬畏,严守法纪道德,切实把住“欲望关”、净化“朋友圈”、管好“身边人”、涵养“高品味”,树立和保持好自身良好形象。

    (二)修“德”。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很多人有才,但是有德又有才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许多落马官员的案例证明:忽视道德修为、放弃德行护心的党员干部,越是位高权重,越是急速冒进,对党和国家的破坏力就越大。所以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正人品、修政德。如何“修德”?

    一是要修职业道德。俗话讲,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关键是修炼为官之德。这不仅关系个人荣辱,更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政权的民心向背,关系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又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其一言一行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一名品德高尚的领导干部,犹如高山景行,让人仰止,即使政声人去后,仍是民意称赞中。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杨善洲等优秀党员干部,他们当官为民的奉献精神,就是一种为官之德,也是一种职业操守。

    二是要修社会公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中华传统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忠为首。为官之德,首要为“忠”,领导干部要带头继承传统美德,切实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官之德,就是要为民、务实、清廉。心无百姓莫为官。“为民”是核心,“务实”是基础,“清廉”是底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要修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中组部强调把家庭美德纳入干部道德考察范围,家庭道德作为“八小时外”的私下表现,又是官德的真实展现。然而在纪律和法律的约束下,一个无德之人可能会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的成绩,但在“八小时外”的家庭作风问题上,其本质暴露无遗。如: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萍乡市委被称为“为情妇打工”市委书记陈安众,原福建省周宁县的“三光书记”林龙飞,原湖北省天门市委“五毒书记”张二江,原湖南省郴州市“三玩市长”雷渊利等贪官落马无一不折射出家庭道德的沦丧。物流横溢的市场经济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不仅要遵章守纪,更要在监督机制相对不够成熟的家庭、作风问题上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领导干部要牢记家庭美德的要求,作风正派;要“稳固后方”,提高家属防腐能力,干部只有平时多教育妻子、子女甚至父母,提高他们防腐能力,才能干部 “把好前门”,家属“把好后门”,共谱清正廉洁之歌。

(三)修“性”。 性情是指人的禀性和气质性格脾气人的性情总是表现为个性与社会共性两方面的结合。因此性情是受社会环境与文化影响的。不同历史时期人的共性性情表现相差很远。《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唐朝杜甫诗句:“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清朝顾炎武:“诗主性情,不贵奇巧。”一个人的言行真实反应个性与社会的共性。性情中人随其本性、情感外露、率性而为,对自己的喜好有着鲜明勇敢的追求。往往是敢爱敢恨,比较真实反映了自身的本性。而一般人的性情表现都会受周围环境做些隐藏或放弃或改变。拥有社会共性较多。如何 “修性”?

一是养高雅志趣。“趣味”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素质、“官”的品味的集中反映。“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出的号召,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纵观近年来落马的一些贪官,不幸“雷同”的是,他们往往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低级趣味”。有的贪官嗜赌,一本《赌术精选》可以倒背如流;有的贪官爱财,床下藏着数百万钱币,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个人爱好”;有的贪官好酒,“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完酒还要一条龙服务,到KTV“谈工作”。难怪有人说:“不怕领导不好见,就怕当官的没爱好!”,可见,不良“趣味”成了很多党员干部的“软肋”。 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一要靠不断的学习。古人说:“发挥道德乃成文,枝叶何曾离根本。”习近平同志说:“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永不自满、永不停滞,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才能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认真学习,用优秀的知识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熏陶自己的人格品味,才能明白荣辱之理,拒绝耻辱之行,才能拥有健康身心,消除颓废之惰。二要靠强烈的事业心。《左传》:“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才不足以备器用,君则不举焉。”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想的是怎么样改变困难群众的生活,想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想的是怎样为群众谋得实实在在的福祉,哪里还会有闲情逸致吃喝玩乐,哪里还会悠然自得地想入非非?三要有强烈的自律意识。在繁华喧嚣的世界里,手握权力的党员干部,往往受到沙巴体育诱惑。“终身之名节,千秋之芳秽,只系于一念之消长,一息之依违。”因此,党员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苦,洁身自好,抵制侵蚀,不堕下流。正因为如此,习总书记提出要严以修身,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某些人的一记“当头棒喝”。

    二是养浩然正气。孟子曰“善养吾浩然之气”。善养,就是用正义去培养,经过长期积累使正气逐渐生成。“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的《正气歌》告诉我们,浩然之气在自然界凝结为壮丽的山河日月,在人世间则集中表现在那些杰出的志士仁人身上。一个人是不是树立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不能看他书本知识记住了多少,口头的表态多么动人,必须看他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看他是否勇于到实践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如果脱离群众,脱离实践,即使当初有豪情万丈,也会慢慢冷却熄灭的。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经常对照检查、提升自己,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公正公道用权,脚踏实地做事。谨防糖衣炮弹,涤荡歪风邪气,树立昂扬正气,在全社会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正能量,以公道正派的作风取信于民。

三是养平和心态。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得意时要助人为乐、在失意时要自得其乐、在平常日子要知足常乐。要保持平和心态,就要做到一不攀比。常常听到有的干部抱怨,某某提升了,而其本人为单位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提升,认为组织上对他不公平。如果我们细细想想,他人得到提升,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要么能力强,要么贡献大。要正确看待名利,要学会往下比、横向比,常思别人之苦、常思贪欲之害、常思来之不易,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魄和胸怀,认识到职位的提升并不代表能力的提升,原地不动也不代表能力不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揭别人的短处,更不要戳别人的痛处。二甘吃亏。吃亏,无非是在利益和人际关系处理当中忍让。平常总是听说老实人吃亏,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听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面对涨工资、发福利,有人总是把机会让给别人。实在是令人敬佩。反观现在,有的干部与民争利,更有甚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丢掉了人格不说,有的甚至丢掉了国格。三耐寂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由此可见,大凡成功者都是孤独而执著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是一个人思想灵魂修养的体现,是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风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句话,是对人生的最佳忠告。领导干部应该坚守精神的底线,清廉为政,务实为民。领导干部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为官者不言贫”,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这样的境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累,不为色所诱,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把“想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作为座右铭,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堂堂正正为官,坚持理想信念,不忘初衷,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要真正做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管得住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谦虚谨慎的作风,才能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赢得组织和师生的信任。

    因此,修性关系到党员干部的人格和官德,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当成为每个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应当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闭




版权所有@湖南工学院 |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8号 | 邮编:421002

湘教QS3-200505-000096 |湘ICP备 11007652号 | 湖南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维护